无极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0章(第1页)

骊山高处入青云

仙乐风飘处处闻

现在我耳边响起的不是缓歌慢奏的仙乐,而是兵马杂沓,金鼓齐鸣,这些声音汇成了三界大乐,直干青云,跟随着兵俑和马俑,把我的心也夹在了中间,飞驰掠过八百里秦川。

这八百里秦川可真是一块宝地啊!在若干千年中,我们的先民在这里胼手胝足,辛勤耕耘,才收拾出来了现在这样的锦绣河山。就拿西安这一个地方来说吧。在汉唐时期,以它那光辉灿烂的文化,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外国朋友,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或学习,或贸易,或当外交官。西安俨然成了当时世界的中心。城中盛况,依稀可以想象。这一点我在上面已经谈到。今天,又发现了数目这样多、塑制又这样精美,能同世界奇迹长城媲美的兵马俑,锦上添花,又招引来了全国各地的人士和世界各国的朋友,云集此处,都瞪大了眼睛,惊叹不置。在我们来的路上,外国朋友乘坐的车子,络绎不绝。现在在秦俑馆内,外国朋友,男女老幼,穿着五光十色的衣服,说着稀奇古怪的语言,其数目远远超过国内人民。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一个中国人,人们会想些什么呢?别人的心思我无法揣度,我说不出;但是我自己的心思我是清楚的。我在来的路上的那一点淡淡的骄矜之意、幸福之感,现在浓烈起来了。为生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矜与幸福,难道不是我们共同的感觉吗?

我就是怀着这样的骄矜之意与幸福之感,依依不舍一步三回首地离开了秦俑馆的。此时天色已经渐渐地晚了下来。骊山山顶隐入一层薄薄的暮霭中。浩浩荡荡的兵俑和马俑的队伍大概已经飞越了骊山,只留下一片寂静,伴随着我驰过八百里秦川。

1982年10月29日草稿

1982年11月16日修改

第130节:神州游记(21)

1985年1月14日抄出

登蓬莱阁登蓬莱阁

去年,也是在现在这样的深秋时分,我曾来登过一次蓬莱阁。当时颇想写点什么,只是由于印象不深,自己也仿佛没有进入&ot;角色&ot;,遂致因循拖延,终于什么也没有写。现在我又来登蓬莱阁了,印象当然比去年深刻得多,自己也好像进入了&ot;角色&ot;,看来非写点什么不行了。

蓬莱阁是非常出名的地方,也可以说是&ot;蓬莱大名垂宇宙&ot;吧。我在来到这里以前,大概是受蓬莱三山传说的影响,总幻想这里应该是仙山缥缈,白云缭绕,仙人宫阙隐现云中,是洞天福地,蓬莱仙境,不食人间烟火。至少应该像《西游记》描绘镇元大仙的万寿山那样:

高山峻极,大势峥嵘。根接昆仑脉,顶摩霄汉中。白鹤每来栖桧柏,玄猿时复挂藤萝……麋鹿从花出,青鸾对日鸣。乃是仙山真福地,蓬莱阆苑只如此。

然而,眼前看到的却不是这种情况。只不过是一些人间的建筑,错综地排列在一个小山头上。我颇有一些失望之感了。

既然是在人间,当然只能看到人间的建筑。从这个标准来看,蓬莱阁的建筑还是挺不错的:碧瓦红墙,崇楼峻阁,掩映于绿树丛中。这情景也许同我们凡人更接近,比缥缈的仙境更令人赏心悦目。一进入嵌着&ot;丹崖仙境&ot;四个大字的山门,就算是进入了仙境。所谓&ot;丹崖&ot;,指的是此地多红石,现在还有四大块红石耸立在一个院子里面。这几块石头不是从别的地方搬来的,而是与大地紧紧地连在一起,原来是大地的一部分,其名贵也许就在这里吧。

进入天后宫的那一层院子,最引人注目的还不是天后的塑像和她那两间精致的绣房中的床铺,而是那一株古老的唐槐。这一棵树据说是铁拐李种下的,它在这仙境里生活了已经一千多年了,虽然还没有&ot;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ot;;但是老态龙钟,却又枝叶葱茏,浑身仙风道骨,颇有一点非凡的气概了。我想,一看到这样一棵古树,谁也会引起一些遐思:它目睹过多少朝代的更替,多少风流人物的兴亡,多少度沧海桑田,多少次人事变幻,到现在依然青春永葆,枝干挺秀。如果树也有感想的话,难道它不应该大大地感喟一番吗?我自己却真是感慨系之,大有流连徘徊不忍离去之意了。

回头登上台阶,就是天后宫正殿。正中塑着天后的像,俨然端坐在上面。天后是海神。此地近海,渔民天天同海打交道;大海是神秘难测的,它有波平浪静的一面,但也有波涛汹涌的一面。自古以来,不知道有多少渔民葬身波涛之中。他们迫不得已,只好乞灵于神道,于是就出现了天后。我们南海一带都祭祀天后。在这个端庄美丽的女神后边,不知道包含着多少血泪悲剧啊!在我上面提到的左右两间绣房中,床上的被褥都非常光鲜美丽。据说,天后有一个习惯:她轮流在两间屋子里睡觉。为什么这样?其中定有道理。但这是神仙们的事,我辈凡夫俗子还是以少打听为妙,还是欣赏眼前的景色吧!

到了最后一层院子,才真正到了蓬莱阁。阁并不高,只有两层。过去有诗人咏道&ot;登上蓬莱阁,伸手把天摸&ot;,显然是有点夸张。但是,一登上二楼,举目北望,海天渺茫,自己也仿佛凌虚御空,相信伸手就能摸到天,觉得这两句诗决非夸张了。谁到这里都会想到蓬莱三山的传说,也会想到刻在一个院子里两边房墙上的四句话:

登上蓬莱阁

人间第一楼

云山千里目

海岛四时秋

现在不正是这样子吗?我自己也真感觉到,三山就在眼前,自己身上竟飘飘有些仙气了。

多少年来就传说,八仙过海正是从这里出发的。阁上有八仙的画像,各自手中拿着法宝,各显神通,越过大海。八仙中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吕洞宾。提起此仙,大大有名。全国许多地方都有关于他的神话传说。据说,吕洞宾并不姓吕。有一天,他同妻子到山洞里去逃难,这两口子住在洞中,相敬如宾,于是他就姓了吕,而名洞宾。这个故事很有趣,但也很离奇,颇难置信。可是,我觉得,这同天后的床铺一样,是神仙们的私事,我辈凡夫俗子还是以少谈为妙,且去欣赏眼前的景色吧!

眼前景色是美丽而有趣的。我们在楼上欣赏窗外的景色。楼中间围着桌子摆了许多把古色古香的椅子,正中一把太师椅,据说是吕洞宾坐过的;谁要坐上,谁就长生不老。我们中吕叔湘先生年高德劭,又适姓吕,于是就被大家推举坐上这一把太师椅,大家哄然大笑。我们虔心祷祝吕先生真能长生不老!

在这楼上,人人看八仙,人人说八仙,人人听八仙,人人不信八仙,八仙确实是太渺茫无稽了。但是,从这里能看到海市蜃楼却是真实的。我从前从许多书上,从许多人的嘴里读到、听到过海市的情景,心向往之久矣。只是海市极难看到。宋朝的大文学家苏轼,曾在登州做过五天的知府。他写过一首诗,叫做《登州海市》,还有一篇短短的序言,我现在抄一下:

第131节:神州游记(22)

予闻登州海市旧矣。父老云:&ot;尝出于春夏,今岁晚,不复见矣。&ot;予到官五日而去,以不见为恨,祷于海神广德王之庙,明日见焉,乃作此诗。

牛棚杂忆  另一种回忆录  我授徒亿万倍返还!  病榻杂记  真话能走多远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  季羡林随想录1:不完满才是人生  季羡林谈写作  我的人生感悟  白说  季羡林生命沉思录  没有人不知道你是一条“狗”  季羡林五堂国学课  贤行润身  留德十年  大唐西域记  季羡林的人生哲理:忆往述怀  阅世心语  季羡林谈人生  学问人生  

热门小说推荐
重生成团宠小绿茶

重生成团宠小绿茶

作者付肆爷的经典小说重生成团宠小绿茶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南家有女,重生而来。大哥南起一双拳头打天下,打下江山送妹妹!二哥南尘谁敢伤害我妹妹,我便让其求医无门。便宜舅舅我要赚尽天下钱财,这样才能让小落落衣食无忧看着这些人的架势,某某异姓王看不下去了,他直接将其横抱起来本王的王妃,本王自己宠就够了!她前世受尽苦楚,这一世发誓定报仇雪恨,可为什么惹她的人消失了,仇人更是被轮番虐惨了?...

风姿物语

风姿物语

暴风的前兆,即将撼动整个风之大陆!场内幕重重的婚礼,引来各方人士觊觎,令暹罗城成为七大宗门明争暗斗的角力场。胸怀大志的兰斯洛剑术卓绝的花次郎神秘多智的鸿五郎和混水摸鱼的天地有雪,乘着这股暗流,或有意,或无心,在因缘际下齐聚暹罗,共同掀起冲击风之大陆的滔天巨浪。被后世史家冠上我意王尊称的男子,兰斯洛,在风之大陆史上留下无数丰功伟业,他的王座在鲜血与火焰中闪烁生光。异世界奇幻冒险钜作,兰斯洛王传奇故事,正式从这里展开!藏书前传—太阳篇月亮篇星星篇陨星篇银河篇外传—梅之卷黑姑娘爱菱篇鸣...

沐云初顾爇霆

沐云初顾爇霆

沐云初顾爇霆是小说腹黑将军要休妻的主角,这里提供沐云初顾爇霆小说阅读。沐云初顾爇霆小说讲述了沐云初除了美貌一无是处,还逼得丞相府大公子娶她。前世因为自己的任性惨死,还连累了爱护她的人。重生一世,誓要做个好公主。却被顾爇霆盯上了,掐掉了她身边的桃花。...

亿万老公的甜妻

亿万老公的甜妻

这爱情动作片?早就看过了。她挑着眉,略带着几分不屑的说道我是不是女人,你试试不就知道了?莫非你只敢看,不敢做?很好,居然敢跟他挑战,他怎么可能输掉!怎么可能,上你我都敢,还有什么我不敢的!...

相思满心间

相思满心间

继母逼嫁,男友劈腿,还被陌生男人拖上床!方小鱼不禁掩面我怎么这么惨!一夜缠绵,竟然中奖,大着肚子的她又被赶出家门,方小鱼长叹原来没有最惨,只有更惨!谁知时来运转,带着包子的方小鱼竟被传说中的高冷总裁捡回家。从此,上班有人送,下班有人接,包子还有人带,只是总裁怎么夜夜要爬她床?这晚,被总裁大人又一次扑倒的方小鱼不由大叫沐攸阳,你大爷的高冷呢!...

夺天下

夺天下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六百年的大夏倾倒,天下一分为三,其中西陵最盛,南平次之,北夏最弱。诸侯争霸,谁能问鼎中原一统天下?南麟北鹤得一可安天下,唯有风云可逆乾坤。一段六百年的谶语引来轩然大波,到底风云为何物?他是一个放浪不羁的游子,还是一个胸怀锦绣的谋臣?面对诸侯们的伸出的橄榄枝,他最终会选择那方?国仇家恨纠结的他,是血性男儿,还是阴险小人...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