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小燕文学WwW.XiaoYanwenXue.CoM)
世家大族中的诸位“掌舵人”在皇甫嵩府上的讨论,其内容并没有广泛流传出去。起码就算是参加了那场宴会的青年俊彦们,也不太清楚自家老爹们到底都说了什么,这么大年纪了还能够在那里争执得面红耳赤。
总之在那次宴会之后,一切好像都和往常一样。各家子弟之中,能够获得中央大学推荐名额的都穿着校服乖乖地上学,没有入学资格的,也都通过某种渠道获得了完整的课堂记录,主动或被动地在家自学。
完全与这种学习科学知识的风潮无关的,大概也只有孔融家的子女了。孔融自己不学习科学,也禁止孩子学习科学。而且他和之前一样,继续按照传统的教育方式,督促孩子背诵经典。孔融的孩子们对于学习什么其实没有意见,他们有意见的,只是在中央大学里上课的学生们会经常学习些有趣的东西,而他们只能干坐在家里背书背书再背书。
其实绝大部分在中央大学上学的年轻学生们,回到家后多半还要在老爹的监督下继续学习各种传统经典——因为他们认为那上面的知识同样对孩子有益。只要是有益的,他们才不管是什么,都会让孩子学习。在这一点上,古今中外的开明家长们其实都是一致的。
而那些不开明的家长,因为孩子是被党爱国强制招收了,所以更得补上传统教育这部分,以免丢掉所谓的“家族传承”甚至是“华夏文化”。这部分人认为,只要和中国不一样,但又和狄夷一样的知识或习俗,那么就是应该警惕的。
知识还好说,毕竟它的有用性一眼就能看出来。而使用公历,学习拼音,简化文字,使用桌椅,穿上窄袖的衣服,甚至是像党爱国一样把头发剪得像罪犯一样……这些好像都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虽然有的话也许是方便那么一点,但没有的话也只不过是麻烦一点而已。就算麻烦一些又能怎样?没有这些“证明”,那么华夏和狄夷又有什么分别?
现代的各种事物,它们在设计制造时,更多的考虑其实是在“有用性”方面。所谓“文化要素”,只在“艺术性”的某些方面里表现出来。而这一点“文化要素”,到了当地就会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和当地的文化相融合、相适应。
所以党爱国根本不担心将也许有些西方文化要素的事物或行事习惯拿过来,中国文化从此就被消灭了。毕竟从古至今,那些自然流传过来的异族文化远比党爱国带来的要多得多,而中国文化还是中国文化——因为我们中国人始终站在这里。
那些但凡因为看见了哪怕一点点西方文化,便要激动得好像火烧屁股一样从椅子上跳起来的“爱国人士”们,纯粹是印证了一句十分应景的话: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说白了这种过分敏感,以至于有些神经质的举动,只能说明他们内心的软弱自卑,以至于让他们无法科学、客观地看待中国文化的强大之处了。
不过也是——毕竟在近代史上,东方文化可以说是彻底被西方文化打败了。那么按照成王败寇的思想,输了的就一无是处,好也不好。但是以华夏文化为核心,以整个泛东亚文化圈各国文化为基础的东方文化,真的需要那么被怀疑吗?
西方的强大,可以说是科学的胜利,而不是文化的胜利。而科学代表的是世间的真理,宇宙的客观规律。不管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只要发展科学最后都会得到同样的答案。那么科学的具体应用本身——即是更加科学的事物,更加科学的风俗,更加科学的文化,有必要仅仅因为期来自西方而抵制吗?
这些先进事物和观念来自西方,在创造时自然会带上西方文化的烙印。但东方文化也自然会在吸取过程中,将这些西方文化磨灭或者“本地化”。如果有一些得以保留的地方,那便说明在具体的吸收过程中,东方文化认为这些地方与自身文化并不冲突,即使留下也无伤大雅。
不过从古至今,有的是人会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诋毁“变革”,哪怕他们自己正享受着这种变革带来的好处也是一样。
这也就是他们和党爱国的思维不一样的地方了。按照党爱国的思维,能方便一点,干嘛非得要麻烦一点呢?更有效率难道有什么害处吗?要知道即使只是更有效率一点,各个方面积累起来也是个不小的数目。
对于党爱国来说,他只考虑更科学、更有效率、更能带来益处的东西,至于其来源是东方还是西方,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包括文化这种无形的产物也是如此,只要用着更方便,只要是能让中国强大起来的东西,那么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东西又有什么关系?到了我们手里的,那么就是我们的东西了嘛。
更何况,党爱国带回来的各种“西方文化”,可以说在三国时期的西方发源地还根本没有出现。对于这些“稀奇古怪”的文化,这些古代中国人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抵触之意。而党爱国就算讲清了厉害,也并没有在全国强制推行任何一种会受到“古代人”强烈抵制的新事物。
比如说推行公历纪元,所有人都对此没有任何异议。毕竟就算不改成公历,皇帝年号也不定期地就换一下,麻烦得紧,何况旧历法的准确度又没有新历法高。至于为什么将189年前定为元年,那只是为了配合党爱国的“观察者”上的时间罢了。
既然实际上用哪一年当作元年都没有区别,那么党爱国直接方便地将手表上的时间读出来告诉他人,岂不是最准确的吗?毕竟这个世界上,能够准确到秒的计时工具,也只有党爱国的“观察者”一个而已,那么他当然就打算以这一时间为准了。而其他人就算有疑问,也不会因此而拒绝使用更方便准确的公历。
而拼音、简体字、白话,一个是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注音方法“反切”,一个是来源于从古代起一点点“自行退化”得来的简化汉字,另一个则是总结出语法,将群众们的口语正规化。
要说和西方有关的部分,也只有拼音符号而已。但这一方面也没有特别必要费尽脑筋另外寻思一番——在数学方面,党爱国还是全盘采用的“阿拉伯数字”和现代标准数学符号呢。不过便是直接使用这些完全是西方使用的东西,又能产生何种“严重”的后果?
至于桌椅板凳、衣着服装,党爱国则是一点也没有主动普及。他只是自己制作了,在自己的地盘上用着方便而已。有机会使用这些东西的人,如果觉得好用自然就会用,不喜欢的不用也没有什么。之所以桌椅能这么快在洛阳贵族中流行起来,这却是因为汉灵帝原本就喜欢这些东西的缘故,和党爱国没有半点关系。
而校服,学生们穿也就穿了,毕竟穿什么样的衣服不是穿?为了袖子口的大小而争执,除了所谓的“文化传统”之外,还有什么具体的价值吗?实际上,除了对简朴得可以说是简陋的设计不满之外,学生们都更喜欢党爱国发下的全套新式衣物。
毕竟这些衣物在功能性上更好,穿着也更加方便。女生们看着短袖和短裙的夏季水手服脸红,也只是因为观念问题罢了。但不管男女,也不管是不是中央大学的学生,大多数见识过这些新式衣物的人,起码都会选择在自己的衣服最里面穿上件新式的裤衩——不穿内裤流毕竟只是少数中的少数。
至于其它一些落后的观念和不良的风俗,党爱国甚至根本连一个“改”字都没提。剪短头发更有利于卫生,但现在就只有党爱国自己是短发也无所谓。虽然头发短受鄙视这是相当无稽的一种观念,但由于其已经根深蒂固,所以党爱国压根就没管。这发型只要是自己觉得好就行,后世也不是说男人就不能留长发了嘛。
当然,以后随着党爱国的作用和影响力越来越大,肯定也会出现为了迎合党爱国的喜好,而吹捧他所喜欢的东西的人——哪怕那些是不折不扣的西方文化。但这其实也是一种东方文化——迎合“上位者”的官场文化。
不过宁愿守着旧的事物去死,也不愿接受新的事物去活的人直到现在也有,那也没有办法——虽然如果真到了让他们选择死活的时候,他们基本上都会抛弃自己过去的坚持,选择活下去就是了。如果真是能够坚持自己的意志,可以和自己的坚持一同粉身碎骨的人,反倒也是从人格上值得被尊敬的人。
至于“证明”什么的,华夏文明并不需要什么证明。或者说,我们的存在本身就是证明,我们的强大就是证明。不强大、被消灭了,不管证明自己是多么纯种的华夏民族,都是没有意义的。敌人不会因为你是纯种中国人就不杀你。
……不,也许的确不会被杀,反而会被好吃好喝地被供起来——作为拥有纯种中国人基因的鲜活样本,在被限定的交配对象之中继续保证“纯种”。
但是即使这样,也会有人因为他保证了中华民族的“纯洁性”而沾沾自喜的吧?
(大雁文学WwW.XiaoYanWenXue.CoM)
星际江湖 盛唐烟云 仙骨风流 大汉威龙 深渊王冠 极品纨绔生活 风流邪尊修仙记 我的黑心系统 超级强兵 火影生活录 龙预 龙珠之贝吉塔 极道神体 同居艳遇 祸害大清 意修士 小竹峰的男弟子 倾心相遇缘今生 诛天狂凤:独宠摄魂鬼妃 骨皇
穿越之后干点啥呢?建功立业,称王称霸?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呵呵呵对于作为人类代表的朱利安来说,这是必须的,但也是最起码的。他真正要做的,是凭着他的英明神武,集合全人类的智慧,为他自己,也是为全人类,在残酷的宇宙中杀出一条活路!...
不幸身死,却意外重生在一只机器狗身上。为了复仇,为了亲人,我要变强,不管你是红蜘蛛还是威震天,我要统统打倒。机器生命修炼等级划分兽级,人级,星级,地级,天级,帝级,至尊。关键词疯狂,机器也修炼。...
我姓白名承祖,家族世代以开棺材铺为生,祖宗有训寿材只卖给方园五十里以内的死人。耐着性子看下去,我来告诉你为什么?...
乔西穿书后,瞬间制订了五项计划。1摆脱原男主2找男主五叔做靠山3脱离原生家庭,给自己找个新爹4把欺负自己的人送到千里之外5绝不掺和男女主之事,以免被剧情炮灰…做完这五件事,就能完美将自己从原剧情中摘离。以后的日子,种种菜,养养花,喝喝茶,偶尔搞个发明造福一下人类,提前过上种田的养老生活。…乔西的确把自己从原剧情中摘离了。然而却无端冒出来了更多原文没有的剧情。…比如说男主一家都把她当成了宝...
天剑主宰叶青偶得至高神物九天神剑,从此逆天而上,拔剑而起!以身为剑!杀人,杀魔,杀诸天仙佛!灭天,灭地,灭万物苍生!绝世天骄叶青被红颜陷害,废除修为,逐出青阳学府,人人唾弃,陷入绝境之中,得至高神物,修九天剑体,炼万物苍生!成天剑主宰!...
不同的家庭背景,机缘巧合,相遇到一起。本想平平静静过日子却遭遇乱世。是苟全性命不求闻达于诸侯?还是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人在江湖身不由已,人遇乱世迫不得已。...